發新話題
打印

[知識分享] 新課程:課堂是生成的

新課程:課堂是生成的

古希臘有這樣一則寓言:有個漁夫,每次出海打魚之前,他都要到市場上去看看,什麼魚的價格高,就決定去捕什麼魚。有一年春天,墨魚的價格最高,他便去捕墨魚,結果打上來的全是螃蟹,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。等他上岸後,才得知市場裏螃蟹的價格漲到了最高,於是他決定下次去捕螃蟹。然而第二次出海,他打上來的全是墨魚,他再次一無所獲。回到岸上,他後悔不已,原來墨魚的價格又高了。於是他發誓下次不論是墨魚或是螃蟹他都要帶回來。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麼也沒有捕到,那個春天他一無所獲。
    這只是一則寓言,在我們的傳統教學實際中,雖沒有這樣愚蠢的“漁夫”,卻有這樣的愚蠢行為:上課就是執行教案的過程。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就是完成預定的教案,而不是“節外生枝”。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做出回答,否則就努力引導學生直至達到預定答案為止。“死”的教案成了“看不見的手”,支配、牽動著活的教師與學生,讓他們圍著它團團轉,課堂成了“教案劇”出演的舞臺。它制約著師生在實際教學中的思維創新,扼殺了師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。然而,事實上我們身邊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,總是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,學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,遺憾的是我們寧可視而不見,任憑那在課堂上閃現的智慧火花自生自滅。
    有一首來自學生的詩值得我們深思:“對任何人來說,大人從來認為我們是孩子氣,沒有人能進入我們的內心世界。我們內心的牆有二十一英尺高,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。”的確,我們在組織教學時,考慮最多的往往是目標意識:這個課如何達到預定目標,完成教學任務。但我們很少去想學生的體驗,去瞭解他們關注什麼、需要什麼、希望接受什麼。學生的思維與活動總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縛中。筆者以為,對於課本的理解和認識應該說是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我們只有讓學生自己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,才能體會出別人體會不出的感覺,從而在課堂中使智慧得以生成。  
    走進新課程,教學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“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”。而“發展”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過程,有著一些我們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和教學情境。課前設定越多,課上學生的自由空間也許就越小。因此,課堂上,教師不要急於教給學生什麼,也不要滿足于教給學生什麼。重要的是,要不斷地為學生創設一種“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”的廣闊發展時空。于漪老師在講《蜘蛛》一課時,一個學生突然問她:蜘蛛結網捕食蚊蟲,為什麼它自己卻不會被蛛網粘住?備課時並沒有備到這個問題,怎麼辦?于漪老師沒有置之不理,而是坦然承認自己暫時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她鼓勵學生課後去查找資料,走訪專家。在課堂向課外延伸的研究性學習中,問題竟然得到了很好的解決,學生獲得多方面、多層次的發展。
    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必須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,把學生的思想真正呈現出來。要突破預期目標和既定計劃的限制而走向生成、開放的創造天地,從而使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學生的創新人格趨向充分表現而達極致。具體而言,在設計教學計劃時,變一種固定的計劃方案為多假設方案,使自己在實施中能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反應應付自如;在實施教學方案時,發現學生感興趣而且有價值的東西時,要大膽地因勢利導,打破計劃;經常對預定的目標、內容進行反思,尋找缺陷,及時調整,促進學生的發展。這樣,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師生的雙主體作用,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才能充滿著激情與智慧,充滿著生命的氣息與情趣,充滿著挑戰與創新。

TOP

發新話題